一、主機潤滑油的作用。
潤滑油系統的作用是為汽輪發電機的支撐軸承、推力軸承和盤車裝置提供潤滑,為氫密封系統和操作機械超速脫扣裝置提供油。
二、主機潤滑油的組成。
潤滑油系統由汽輪機主軸驅動的主油泵、冷油器、頂軸裝置、盤車裝置、排煙系統、油箱、潤滑油泵、事故油泵、濾網、加熱器、油位指示器、軸承箱油擋、聯軸器護罩、閥門、逆止門、各種監控儀表等組成。
1.主油箱
主油箱為圓柱形臥式油箱,體積50.4m,由鋼板卷制焊接而成。安裝在工廠零米地面的汽輪發電機組前端。
2.主油泵
主油泵為蝸殼離心泵,安裝在前軸承箱內的汽輪機外伸軸上,與汽輪機主軸剛性連接,由汽輪機主軸直接驅動,保證運行過程中供油的可靠性。離心式主油泵自吸能力差,必須不斷向其入口供應足夠的低壓油:啟動升速和停機時,由交流潤滑油泵供油;當額定速度或接近額定速度時,由注油器供油。主油泵出口與油箱內的注油器進口相連,通過逆止門與機械超速遮擋和手動遮擋油管相連,發電機氫密封油管相連。
正常運行時,主油泵提供汽輪發電機組的所有油,包括軸承油、機械超速脫扣和手動脫扣油、高壓氫密封備用油。
當機組投入盤車裝置和啟動時,輔助油泵需要在主油泵不能正常供油的情況下啟動。盤車裝置運行前,啟動交流潤滑油泵。在機組啟動過程中,主油泵的出口壓力隨汽輪機轉速的增加而增加。當約2850r/min時,主油泵足以提供機組所需的所有油。
3.交流潤滑油泵。
安裝在油箱頂板上的交流潤滑油泵。泵是垂直安裝的離心泵,可以連續運行。泵完全浸入油中,由垂直電機驅動。電機支架上的推力軸承承受所有液壓推力和轉子的重量。泵通過油泵底部的濾網吸油,泵排至主油泵進油管和冷油器至軸承潤滑油母管。安裝在泵出口的翻板止回閥防止油從系統中回流。當主油泵排油壓力較低時,泵只在啟停階段使用。
4.直流事故油泵。
安裝在油箱頂板上的直流事故油泵。該泵為垂直安裝的離心泵,可連續運行。是交流潤滑油泵的備用泵。其中一個翻板止防止系統中的油回流。它只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如交流電斷電或軸承油壓因某種原因無法維持正常。泵由蓄電池系統供電。
5.射油器
安裝在油下管道上的兩個噴油器主要由噴嘴、混合室、喉部和擴散段組成。噴嘴進口與提供動力油的主油泵出口相連。油通過噴嘴進入混合室,然后進入噴油器喉部,最后進入擴散段。當油通過噴嘴時,速度增加。這種高速油通過混合室在混合室中產生一個低壓區域,使油從油箱中吸入混合室,然后被高速油帶入噴油器的喉嚨。油通過喉部進入擴散段,擴散段油的速度可以轉化為壓力能。一號射油器出口油送至主油泵進油口;二號射油器出口油通過冷油器送至軸承潤滑油母管。擴散段后面裝有翻板止逆閥,防止油從系統中回流。在混合室進油面上安裝止逆板,防止主油泵工作時油回流到油箱。為防止異物進入射油器,在射油器吸油側安裝可拆卸的多孔鋼板濾網。
6.濾網濾油器。
濾網式濾油器安裝在油箱內的回油罐上。濾網為圓柱形,由濾網和帶孔金屬網架組成。嵌入槽底切出的開口內。罐內回油通過重力流入濾油器,從濾油器側面和底面流入油箱。濾油器頂部安裝有一個手柄,濾網可以通過上面的維修口取出,便于隨時清洗或更換。但是,在機組運行過程中,不允許在沒有濾網的情況下運行。
7.冷油器
冷油器,無論哪臺泵提供軸承潤滑油,都需要通過冷油器調節油溫,油在冷油器殼體內繞管束循環,管內通過冷卻水。一般情況下,只有一臺冷油器在任何時候工作,另一臺備用。通向冷油器的油由手動三通閥控制,將油通向兩個冷油器中的任何一個,并允許在不切斷軸承油路的情況下切換冷油器。兩臺冷油器的進口通過連接管和截止閥連接。截止閥可使備用冷油器充滿油,隨時準備投入。每個冷油器外殼上都有連通管通向油箱。連接管從頂部進入油箱,延伸至正常油位以上。操作人員可以從每條管道上的一個流量窺視孔中確定是否有油流經冷油器。